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

作家的才氣有陽剛或陰柔等不同風格

文章以文辭氣勢為主,(而辭氣高下決定於作家的才氣),作家的才氣有陽剛或陰柔等不同風格,不是努力勉強就能達到。就用音樂來做比喻,音樂的曲調節奏有同一的衡量標準,節奏法度也一樣,但是運氣行聲不會樣整齊,平時的技巧也有優劣之差。即使身為父親、兄長,也不能傳授給兒子和弟弟。


文以氣為主,氣之清濁有體,不可力強而致。譬諸音樂,曲度雖均,節奏同檢,至於引氣不齊,巧拙有素,雖在父兄,不能以移子弟。

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

蓋文章,經國之大業,不朽之盛事。


文章,是關係到治理國家的偉大功業,也是個人流傳後世永垂不朽的盛大事業。人的年齡壽夭有時間的限制,榮華享樂也只能忠於自己一身,這兩件事物都會有一定的期限,不像文章那樣永久流傳沒有盡期。因此古代作家,寄託生命在文辭中,將思想表現於著作內,不必借重優秀史家的美辭,也無須依賴達官貴人的提拔吹捧,而聲名自然流傳後世。所以周文王被囚禁而推演出周易,周公旦顯達後而制作周禮;文王不因困窮不得志而不從事著述,周公不因安逸享樂而更改志向。所以古人看輕徑尺的璧玉而珍惜分寸的光陰,是懼怕時間流逝過去啊!可是現代人大多不願努力自勉,貧賤的就畏懼飢寒之珀,富貴的就沉湎於安逸之樂,於是只知營求眼前的事務,而放棄流傳千古的功業。歲月不停地流逝,而人的身體狀貌逐日衰老,忽然間就將與自然萬物一同變遷死亡,這是有志之士痛心疾首的事啊!如今孔融等人已經去世,只有徐幹著有《中論》,成為一家之言。


蓋文章,經國之大業,不朽之盛事。年壽有時而盡,榮樂止乎其身,二者必至之常期,未若文章之無窮。是以古之作者,寄身於翰墨,見意於篇籍,不假良史之辭,不託飛馳之勢,而聲名自傳於後。故西伯幽而演易,周旦顯而制禮,不以隱約而弗務,不以康樂而加思。夫然,則古人賤尺璧而重寸陰,懼乎時之過已。而人多不強力;貧賤則懾於饑寒,富貴則流於逸樂,遂營目前之務,而遺千載之功。日月逝於上,體貌衰於下,忽然與萬物遷化,斯志士之大痛也!融等已逝,唯幹著論,成一家言。

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

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

要樹木長得高大,一定要鞏固它的根部;要河水流得長遠,一擬要挖深它的源頭;想要國家安定,一定要多行道德仁義。源頭不深卻希望河流長遠;根不鞏固卻要求樹木長得高大,道德不深厚卻想要國家安定;就算是最愚笨的人,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,何況是明智的人呢?



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;思國之安者,必積其德義。源不深而望流之遠,根不固而求木之長,德不厚而思國之治,雖在下愚,知其不可,而況於明哲乎?